其實從電影[終極戰士2]片尾就可以看到在終極戰士的太空船內有陳列著異形的頭骨,從那開始就隱隱約約感覺到這部電影誕生的氣息。

當然兩個螢幕上極兇惡的外星生物一次送作堆打鬥,光是主題就很讓人熱血沸騰,但我個人認為這部作品同時也缺少了兩個系列中特有的要素。

  • 異形:
    少了人們在幽閉空間中不斷探索所呈現的無助感,還有劇情所呈現出來對異形的極度恐懼。
  • 終極戰士:
    少了與終極戰士一對一所呈現的武士道場面,還有終極戰士所擁有的各種高科技武器而展現出的高強戰鬥力。那是一種絕望的對敵感覺。

不過畢竟要在兩小時的電影時間塞那麼多東西也不大科學,所以將主題定在兩大生物的決鬥場面也算合乎常理。


電影海報。

1210690979.jpg

影片一開始先敘述著 1904 年,發生在南極捕鯨站終極戰士異形間的大戰。

故事地點選在南極相當的不錯,事實上南北極就是人煙罕至的地方,到處都充滿著神秘。

目前關於極地的傳說有很多。

像是有外星人基地、納粹有秘密的基地、地心的入口、有著稱為[Ningen]的巨大生物出沒......

bandicam 2016-10-25 10-39-29-234.jpg
bandicam 2016-10-25 11-09-17-839.jpg

電影一開始也有金字塔的出現,一堆考古人員在此地挖掘,雖然到最後發現已經被人發掘過了,但是這橋段十分不錯。

金字塔至今仍有很多不能用科學解釋的地方,是個神祕的代名詞。像是馬雅金字塔曾發生不明光柱、金字塔的建造方式、金字塔的真正用途等等。也因此十分適合加入在這充滿外星文明要素的電影裡面。

金字塔原本被認為是作為陵墓之用。

但現今發現有可能是發電廠、外星人建置的通訊站、或是大型的能量場。

bandicam 2016-10-25 10-44-25-249.jpg
bandicam 2016-10-25 10-45-11-133.jpg

極地的代表事物[破冰船]、[極光]。

  • 破冰船:用來在結冰的水面上行走的船隻,高緯度的國家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 極光:帶電的高能粒子和高層大氣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發光現象,通常在極地才能觀賞到。
bandicam 2016-10-25 10-48-02-265.jpg
bandicam 2016-10-25 11-00-43-979.jpg

整個故事的主軸就是在[終極戰士]必須透過戰勝[異形]以證明自己身為戰士的資格,算是一種特別的成人禮儀式,而這儀式照設定來說是每一百年會發生一次,而人類在 2004 年被南極地下發出的熱能所吸引,來到了 1904 年發生戰鬥而被遺棄的捕鯨站。

bandicam 2016-10-25 11-06-10-109.jpg

人類探險隊在南極發現通往地下的隧道,從壁上紋路看起來十分工整。這一幕也同時讓我想到現實世界各地出現的[天坑],也帶有這樣神秘的色彩,而且現今科學無法完整解釋這種現象的發生,也許事實也像電影中一樣是有不明的地外文明所產生的吧?

bandicam 2016-10-25 11-15-15-693.jpg

通過隧道後發現的金字塔,在電影裡面有提到這金字塔含有著阿茲提克、柬埔寨、埃及等等金字塔文化的特點,當然這段純粹是為了加深神秘的氛圍,但也讓我深思目前世界各地的金字塔確實有著不同的文化外觀,但基本上都是這種錐型的建築架構,要知道以前的時代可沒有現今交通如此方便,各地的建築為何會有此特殊的巧合?莫非在當時確實有個地外文明如電影中的終極戰士般教導地球人知識?

bandicam 2016-10-25 11-18-19-409.jpg
bandicam 2016-10-25 11-19-04-391.jpg

[壁畫]也是目前人類解讀遠古前人生秘密的重要證據,電影裡則是明白刻畫著異形 VS 終極戰士的圖騰。

bandicam 2016-10-25 11-19-25-111.jpg


[異形]有著硫酸血、銳利如矛的舌頭與尾巴、迅速的動作、超強的繁殖力。而且大部分是群體攻擊猶如狼群一般,就是因為這樣超強的獵殺能力才會成為[終極戰士]成人禮的對手吧?

bandicam 2016-10-25 11-21-13-223.jpg

[終極戰士]除了會隱身外,全身還配備各種遠攻、近戰的高科技武器,身材也比一般地球人來得魁武,更相當有著戰士的精神,跟一般科幻電影的怪物有著很明顯的性格區別,並非是完全的惡。

bandicam 2016-10-25 11-27-03-741.jpg

電影中為了產生[異形]的祭壇,有著古埃及祭祀壇的味道。四周擺放的人骨也讓詭異、恐怖的氣氛更加濃厚,不過可惜看這部電影的人早就做好心理建設等著看兩大怪物之間的大戰,反而不會太在意這些用來營造氣氛的場景,個人在觀看時也對這部分感到有些不耐煩。

bandicam 2016-10-25 11-35-46-286.jpg
bandicam 2016-10-25 11-36-04-301.jpg

經典的[異形]第二型態,會綑住宿主的頸部黏在臉上,並且產下胚胎到宿主的胸腔。這種寄生在人體內的方式更加深了觀影者對[異形]這種生物的恐懼。

bandicam 2016-10-25 11-36-31-634.jpg
bandicam 2016-10-25 11-47-20-926.jpg

金字塔的各處都充滿了[異形]、[終極戰士]的雕像或圖騰,這大概也是當初人類依照所見刻劃出來的吧。

bandicam 2016-10-25 11-38-50-863.jpg
bandicam 2016-10-25 11-48-21-912.jpg
bandicam 2016-10-25 11-55-15-525.jpg

[終極戰士]的武器,從電影裡看應該是當[終極戰士]拿了這個武器後成人禮才會開始,但此時卻被人類搶先一步取走,不但讓[異形]提早誕生,也讓三位[終極戰士]在裝備不完整的情況下直接面對襲擊。

bandicam 2016-10-25 11-42-19-545.jpg

當初的電影預告這一幕相當有魄力,本來還存在著很多打鬥激烈的幻想,但實際上[終極戰士]卻是被偷襲秒殺。

bandicam 2016-10-25 11-59-04-403.jpg

[異形]系列的影迷定是對這演員不陌生,他叫作藍斯·詹姆斯·漢里克森(Lance James Henriksen),由於在異形續集中演出生化人主教太過搶眼,所以對他印象十分深刻。找來他演出一角也算是對異形系列電影的致敬。

在此電影中因為他身患重症離死不遠,[終極戰士]甚至一度想放過他,這裡也能看出[終極戰士]不對弱者出手的戰士精神。

bandicam 2016-10-25 12-03-53-418.jpg
bandicam 2016-10-25 12-03-56-777.jpg

[終極戰士]的一種戰士儀式,會使用敵人的血在自己身體上畫出圖騰代表戰勝對方,但因為[異形]是硫酸血,所以變成燒出印記來。

這感覺有點像以前的少林電影,如果要出寺下山必須先闖過銅人巷,在最後會在雙臂上燙上左青龍、右白虎。用身體上的印記代表著完成某件事情的成就。

bandicam 2016-10-25 12-07-07-402.jpg

巨大的異形女王,一開始雖然被鐵鍊鎖住,但後來卻藉助著硫酸血的功用而脫困。

bandicam 2016-10-25 12-21-05-105.jpg

雖然說到最後僅剩的人類與剩下的[終極戰士]達成同盟,但人類的戰力真的很薄弱,雖然[終極戰士]幫女主角準備了[異形]的頭盾、尾矛,但根本撐不上戰力,不過拿著這兩項裝備的女主角看起來確實有亞馬遜女戰士的氣勢。

bandicam 2016-10-25 12-21-46-236.jpg
bandicam 2016-10-25 12-28-59-935.jpg

最後雖然成功解決[異形]入侵地球表面的危機,但三個新手[終極戰士]也全體死亡,此時突然出現[終極戰士]的太空船,並且把剩下的戰士遺體運走,這場景有點像終極戰士2的片尾結局,同樣年長的戰士也送給地球人一樣武器,這橋段也算向終極戰士系列致敬。

bandicam 2016-10-25 12-33-59-379.jpg
bandicam 2016-10-25 12-34-02-157.jpg

結局畫面一轉,本來以為隨著終極戰士的太空船一走,一切都會告一段落。

bandicam 2016-10-25 12-36-25-279.jpg
bandicam 2016-10-25 12-36-44-528.jpg

沒想到在終極戰士遺體的胸腔卻爆出一隻擁有終極戰士特徵的異形,在異形3中已經知道[異形]會隨著宿主不同而有不同的型態(異形3有狗型異形),因此有此一橋段也不算太意外。

不過[異形]系列的迷一樣會有著同樣的疑問,因為異形並不會對體內已經寄生異形的人進行毀滅性的攻擊,但異形女王卻把這位戰士殺了,這邏輯怎麼也說不通。

bandicam 2016-10-25 12-36-50-583.jpg
bandicam 2016-10-25 12-38-28-793.jpg

結論:

這部電影我給它歸為純粹的爽片,因為需要細細思考的地方沒有,單純就是靠著兩大怪物的大戰為噱頭,不過可惜戰鬥也不甚激烈。

三位終極戰士兩位給秒殺了,剩下最後一個獨撐大局。異形當中有個頭部被武器傷成網格狀的,本以為那是個小頭目,但最後也沒產出太激烈的戰鬥火花。

人類在電影中就是個純粹被當祭品的物種,電影前半段的對話整體看來有些多餘,若是兩大怪物之間的爭鬥能在多一些動作細節或是劇情上的編排會更好,可惜電影單純把各自以往在系列中有的攻擊手段秀一秀就結束了,我覺得十分可惜。


arrow
arrow

    法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