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345巷4弄1號
時間:2018/10/25
這家在東區的巷弄裡面,我個人是蠻愛吃日本料理的,看到這種吃到飽的真的是沒甚麼抵抗力。
價格只有 400 多,以日本料理來講,真的是很划算。
店內的格局相當雅致,空間不會太過擁擠,而且還有半開放式的隔間設計,而且椅子坐起來也很舒服,整體感覺相當不錯。
餐具長這樣,沒甚麼特別的地方。
這家的點餐方式是每一輪服務員都會針對各個種類的餐點進行點餐的動作,只要照著順序點餐就好。
比較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炸物不要一次點太多,不然冷掉不好吃,關於這點服務員也會貼心提醒。
這家的生魚片雖然不能跟一般日本料理的鮮度相比,但是有一般水準,並不會有特別的腥味、怪味,以價格來說多吃幾盤幾乎就回本了,可以說這裡簡直是愛吃生魚片人的天堂。
沙拉類都十分青爽脆口,提供的醬也不會太膩,我比較喜歡章魚沙拉,吃到最後的尾韻會有一點海鮮的甜味。
涼拌牛肚,就是一般在牛肉麵店能吃到的牛肚味道,沒有特別驚豔之處。
涼拌干貝唇,這唇的部分其實沒有保留太多干貝的鮮味,不過口感還是有的,配合涼拌的醬汁頗為開胃。
手捲類是我最喜歡的日本料理之一,但是一般外面一個 50 元以上的單價實在讓人很怯步,在這裡真的是可以吃到爽。
在嘴裡充滿海苔香氣,再加上用料實在,雖然不能跟一般日本料理相比,但是光看鮮蝦手捲可以看到一整隻蝦子,也是吃的很過癮。我是特別推薦龍蝦跟蝦手捲。
壽司類這家做的不錯,比一般在市場上買到的還好吃,可惜飯類的東西來這邊吃就真的浪費了,因此沒有點特別多。
炒類的東西感覺就有點像吃百元快炒那樣,味道夠很下飯。
豬肉壽喜燒,不太有壽喜燒的感覺,但是甜甜的味道很棒,上桌時只有小小的一盤,份量剛好是嘗味道不會太膩的程度。
陶板牛柳,洋蔥放得特多,所以整盤都有濃濃的洋蔥甜味。肉的部分不會太柴,但是牛肉本身的味道似乎因為調味過重,其實嚐不太到,不過炒類的餐點本來就是這調性,整體而言是好吃的。
炒川七,黏黏的口感有點像吃秋葵的感覺。
炒精靈菇,名字是挺特別的,味道普通。
茶碗蒸竟然擺在炒類,感覺有點奇怪。味道沒有特別驚豔,料也沒有特別多,算是可以淺嚐的餐點。
土瓶蒸味道是中規中矩,茶蓋打開來看時,對裡面的料有些失望,沒有想像中有不小的魚、肉。
上面放的檸檬塊應該是用來提味的,不過我是沒有用它。
蛤蠣湯,不管哪家的蛤蠣湯都是挺鮮的,沒有太破格的部分。
鮭魚鹽燒,因為魚肉切的很薄片,吃的不太過癮,而且味道方面都是調味味道比較重,鮭魚本身獨特的油味幾乎沒嚐到。
五花肉串燒,這道可說是今天點最多次的,外面夜市賣一串肉串也要30~50不等,去串燒店吃大概也是這個價錢,在這邊可以無限吃真的很享受。至於關鍵的味道也不馬虎,芝麻香、蔥香、烤香入口非常有層次的爆發出來。
烤雞腿肉,這個大推,除了咬起來很爽以外,雞汁濃厚吃起來不柴,烤香也有保留下來,而且大小適中,不會吃到滿嘴都是油。
烤柳月魚,這魚實際上很小隻,在點餐的時候我說要先來一隻,服務員還滿頭問號,上菜時我終於知道原因在哪。
淋上檸檬汁加上魚肚裏面還有蛋,味道是不錯的。
梅子排骨,看外觀有點像糖醋排骨,味道方面感覺不太出來明顯的梅子味道,而且基本上骨頭蠻多的,需要啃,我個人是比較不喜歡。
炸蝦裡面的蝦子其實不大,外面的麵皮頗厚,跟豐FOOD的水準差不多,雖然跟一般日本料理不能比,但還是好吃。
炸物都有附這個醬料,其實我覺得日本料理的炸物會好吃,都是因為這個醬,我最喜歡把炸物直接丟進去泡澡,等麵皮吸了滿滿醬汁之後再一口咬下,蘿蔔泥配炸物真搭。
炸豬排,很可惜不是厚切的那種,吃起來有些單薄,咬起來沒啥肉汁的感覺,比起其他炸物而言遜色不少啊。
炸地瓜、炸南瓜、炸蝦球、炸香菇,這些沾了醬汁都很好吃,我最喜歡裡面炸香菇的部分,咬下去非常多汁而且香氣,炸南瓜也不錯,炸蝦球反而沒有想像中鮮甜。
結論:
以吃到飽來說,這家餐點可算精緻,尤其又是少見的日本料理,用餐環境也算雅致,服務生的態度也頗不錯,重點上菜都上的很豪邁,對我來說這家的CP值是高到突破天際,光是吃天婦羅系列就讓我很滿足,還有烤類的餐點也很棒,撇開味道取向,單純以吃得開心來論,這家我肯定是不定期一吃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