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市大安區安東街52-3號
這家在捷運忠孝復興旁邊的巷子裡面,從外表看雖然很本土,但是店內的裝潢很乾淨、寬敞,沒有一般傳統小吃店的壅擠。
這是菜單。
這肉燥飯上面有筍乾,所以吃起來有點酸味,口感上不是黏膩的感覺,醬汁是偏水狀的,好不好吃就看各人口味,我是比較喜歡一嘴咬下去滿嘴都是油的。
這一小碗就要80元,其實上菜的時候我有點失望,真的覺得太貴了,但香氣是真的很濃郁。
湯的顏色是乳白,光是視覺看就知道很鮮了,裡面的蛤蜊各個碩大飽滿,拿了湯匙開始翻才知道為什麼賣那麼貴,這才是真材實料,每個蛤蜊咬下去還會爆汁,海裡的鮮味流淌在口鼻之間,但小碗是真的不夠喝,建議來這用餐點大碗。
這道跟夜市價格比起來也是貴鬆鬆,光看盤面俯瞰圖其實看不出來差別。
從側面看就知道整個的厚實度,跟一般外面吃道的大部分都是粉的蚵仔煎不同,幾乎是每一口都有蚵仔,碩大肥美不用講,加之蛋香四溢,讓每一口都是豐富的口感味道,我從開始吃到完,幾乎吃不出粉的口感,全部都是滿滿的料,所以貴點也屬正常,甚至我覺得料多的程度有點物超所值。
我有仔細數過這盤大概6~7隻蝦子,比起一般快炒店的量顯然少很多,但味道是真好,每隻蝦子都很大隻且有彈牙口感,蝦味比起一般的快炒店還要來得濃。
調查了一番,如此味道濃厚的作法,應該是把蝦膏連同蝦子一起裹麵衣炸所以才會如此好味,這種作法完整把蝦子的味道鎖在裡面,真的是不錯。
湯面上的浮沫看起來頗多,喝的味道卻是相當清甜,沒有過多調味,只有魚的鮮味。
湯裡的魚肉也是頗多,很喜歡這種料理方式,只有食材新鮮才敢這樣不加過重的調味。
這碗裡面有肉燥、高麗菜、豆干、筍乾、炒蛋、蝦捲。
主菜蝦捲多汁,但味道沒有太獨特,反而是豆乾的香味挺棒的,咬下去還有汁水,配飯吃很不錯。
這碗裡面同樣有肉燥、高麗菜、豆干、筍乾、炒蛋、蝦捲,其實就是少了主菜的便當,但是肉燥很多,所以吃起來格外有味道。
這盤蒜泥白肉份量不多,但味道很足。
每一肉片的厚度剛好且勻稱,看的出來刀工相當講究,醬汁沾附的量恰到好處,味道不會太死鹹,底盤鋪著豆芽菜可增加口感,還帶有一點蔬菜的清甜。
感覺上這碗其實就是肉燥飯加上蚵仔而已,事實味道也跟肉燥飯差不多,但是因為上面有撒蔥花的緣故,聞起來特別的香。
蚵仔本身被肉燥的味壓得死死的,但是有增加口感作用,但我是覺得 120 的價錢我寧願點蚵仔煎 + 肉燥飯。
便當的配菜,沒太特別之處。
外表看起來跟夜市的炸臭豆腐很像,口感很脆,但整體偏乾。醬汁鹹鹹甜甜的,配飯吃很不錯,搭配著撒在上面的蔥花吃也有不錯的滋味。
普通的油麵,重點在於肉燥醬汁,由於麵體可以帶起很多醬汁與醬料,吃著額外的香,我個人會覺得這主食比起肉燥飯更好。
我吃虱目魚最喜歡中間那層果凍狀的部位,但是大部分都會有一種魚本身的怪味,需要用檸檬汁或是胡椒鹽來搭配吃,這兩樣雖然都有隨盤附,但檸檬擠出來的汁真的很少,所幸這家的魚算新鮮,味道沒有很重。
整體味道我覺得沒有特別驚豔,估計我自己拿回家煎也能有差不多的效果,但是扣掉需要自己洗鍋子跟煎魚功夫,對於想吃的人來講,這價格算是不錯。
湯本身沒有過度調味,是很原始的魚鮮甜的味道。
魚肉總共有三片,相當的嫩,幾乎是嘴巴一抿就斷。
肉片應該就是蒜泥白肉的肉片,而且分量相當的多,又彈牙又大片,麵本身的味道有很重的蒜味,吃起來額外的香,我個人是還有在沾料區拿了些許芥末來調味,又嗆又香的味相當不錯。
少了蚵仔的蚵仔煎,分量不小,蛋香味很濃厚,吃飽是沒甚麼問題。
剛上桌時以為是快炒店常吃的水晶魚,咬下去後發現果然外皮口感很像,但內裡的肉條有虱目魚獨特的香氣,風味是很獨特的,份量的話整盤大概快十根,一個人吃其實有點飽。
咬開之後的樣子,可以看到皮並不會太厚,內裡十分的扎實。
跟白肉炒麵的味道差不太多,蚵仔的份量很足,不過味道都被炒麵蓋掉,還是蚵仔、麵分離著吃比較嘗得到味道,建議是可以加點芥末,我是覺得這樣挺好吃的。
味道跟店內其他湯種一樣,簡單調味又很鮮,意外的是虱目魚肚相當大片,而且富含油脂的地方沒有因為水煮的關係喪失原味,口感也保留下來。
味道同其他炒麵一般,蒜味頗重,魚肉鮮甜軟嫩,好吃。
原本以為是跟快炒店的蚵仔酥差不多,就是夾起來小小,幾乎嘗不出蚵仔口感的那種。
但菜盤一端上來其實有點嚇到,每一顆都大的離譜,咬下去多汁又口感十足,大約有10來顆,我吃完是有點飽,但是完全不會感覺到膩,要不是肚子容量有限,估計我還會再點一盤。
普通的乾麵線,上桌時的芹菜味道很重,沒有特別驚豔之處。
蝦餅的顏色炸得很深,口感偏脆。
切面可以看到一些蝦肉的原型肉泥,入口的蝦味也頗重,是真材實料,不過因為整體頗乾,一個人吃一盤有點膩,比較適合兩三人分著吃。
我原本以為魚皮是那種皮烤的脆脆或是炸的脆脆的,上桌時才發現跟想像中差很多,是那種還帶著肉的魚皮部分,味道沒有特別驚豔,炒麵的部分就是一般炒麵的味道。
這魚皮黑黑的,沾肉的部分也很薄,吃起來是比純魚肉的部分更加滑嫩,但是滿足感不足,而且這天吃還吃到一片沒有清掉的魚鱗。
雖然要做蒜泥鮮蚵,但是大蒜放的真的少,沒有很重的蒜味。底下是鋪著豆芽菜,所以整體份量沒有外表看起來的那麼多。
蚵仔的部分一樣十分飽滿,在燈光的作用下,看起來格外的晶瑩剔透,因為蒜味不重所以透別能嚐出新鮮的甜味。
雖然說是乾米粉,但是碗底還是有許多的湯汁,肉燥醬放得非常多,米粉又很容易吸收味道,整個吃起來就是香。
尤其肉燥又是那種肥肉頗多的,那油膩的香氣咬在嘴裡很棒。
這菜裡面的蝦子大隻的有點誇張,跟原本想像中的蝦仁大小差距很多,而且蝦味濃厚,在粉皮的中間還不時能看到蝦膏,讓整體的鮮度破表。
蝦子吃在嘴裡又彈牙又鮮甜,混合著濃烈的蛋香,會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普通的湯麵,上桌時的芹菜味道相當濃厚。
整盤有七隻蝦子,每隻都非常大個,沾了椒鹽吃有點嗆口,在蝦頭處可以看到還保留了蝦膏的顏色,這就是蝦味濃厚的原因所在。
雖然好吃,但是有幾隻的蝦線沒有清乾淨,是稍微美中不足的地方,但味道是沒甚麼影響的。
一盤裡面有四條,跟想像中的樣子不太一樣,貌似用皮將料裹起來後,外面還有沾一層粉下鍋炸,所以有種酥皮的口感。
裡面包的料太雜我分不太出來,但有脆脆的口感跟一點貌似韭菜的香氣,吃的時候要小心燙,裡面的熱氣跟外層的溫度明顯是兩個世界。
大份的油麵是用盤子裝的,份量足夠兩個女生吃飽沒問題,我食量很大,但是這一盤卻差點吃不完,吃到最後一堆肉燥醬的時候已經有點恍神了。
首先外皮口感的部分跟炸虱目魚柳有些類似,但是份量只有三片實在不過癮,魚肉咬下去的纖維感與味道雖然也嚐得出來是新鮮的,但是以我來講還是會比較偏愛炸魚柳,畢竟小資族飯錢有限,份量還是很重要的。
乍看之下烤肉鮮嫩多汁又大片,但實際的味道卻比較偏向一般市售的蜜汁肉乾,入口沒啥烤肉的香氣,而且肉真的非常的柴,跟想像中的烤肉片相差很大。
帶肉的魚皮,本身口感鮮嫩滑順,醬汁則跟蒜泥白肉的醬汁一樣,蒜味挺重的,加上底部的薑絲、豆芽菜,整體吃起來清爽順口。
份量部分沒照片看起來那麼少,一個成年人吃小份的十分足夠。
這家的炸物似乎都有點快炒店的[酥炸水晶魚]的味兒,這道也是,一咬下去熟悉的酥脆感就上來了,再細咬後慢慢有軟絲的甜味冒出來,口感上不會很難咬,我覺得是剛剛好的程度。
量的部分如果是一個人吃是有點多,畢竟炸物沒有其他菜搭配很容易就膩了,建議是兩、三人一起用餐時再點。
這一盤裡面吃的到蝦子、蚵仔、蛤蜊、魚肉、好像還吃到一點軟絲,整盤的鮮味相當濃烈,吃得十分滿足。
我覺得底下的湯汁是精華所在,如果肚子容量允許的話,可以加點一碗白飯來泡湯汁吃,別有一番風味。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