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捷運文湖線,西湖捷運站
進美食街後一直直走到底,往右邊看就看到了,櫃檯上有電子相框會一直切換菜色,在美食街裡面算是很獨特的擺飾,老闆娘看起來就是一般的賢妻良母,我第一次詢問能否拍照時,老闆娘似乎還被我這請求搞得霧颯颯,當場讓我也有點不好意思。
美食街 99 號,攤位雖小但燈光不少,顯得相當明亮,攤位提供的衛生紙盒就倒吊在這招牌下方。
攤位上也有貼一些菜色的名字。
展現餐點的照片。
菜單就擺在電子相框左邊,點餐時可以直接跟老闆點也可以拿菜單來畫,我個人比較喜歡拿著菜單來畫,讓老闆娘在人多的時候至少有張紙來做出菜依據。付完款後有時老闆娘會說幾分鐘後來拿,這時候我習慣在攤位前面看看電子相框或是繞一繞美食街,通常繞第二圈的時候餐點也好了,做菜的速度算是很快的。
豬排蛋包飯定食, 2015 / 10 / 14 吃的, 140 元。
這分量一般女孩子吃可能會太多,附的味噌湯算很大碗的,美食街一般的附湯我大概喝個兩口就沒了,這碗我喝了好幾口還沒見底。
旁邊小碟子擺著的是日式豆腐與薯泥(疑似),我看很多人都是邊吃主餐點配小碟子的菜,我個人喜歡先把這類型的開胃菜吃光,再吃主餐,這樣嘴巴裡的味道會比較優雅,不會瞬間進來一堆又甜又鹹的口味。
配菜近照,強烈建議先吃薯泥再吃豆腐,因為豆腐的醬味比較重,會搶了薯泥的清甜味。
主餐近照。
蛋包飯做的很夠味,裡面還有些許肉片與洋蔥,豬排吃在嘴巴中很有存在感,不會咬一咬就變成肉糜了,非常的有嚼勁。若真要說有甚麼缺點,就是豬排的外皮不夠脆,還有某幾個部分不容易咬開,不過豬排切得很小塊,所以直接塞進嘴巴也沒問題。(我個人是喜歡多咬幾口,多嘗一點味道)
炸蝦蛋蓋飯定食, 2015 / 10 / 15 吃的, 130 元。
蛋蓋飯系列的餐點,雖然份量也不小但是碗明顯都很大,這讓飯很容易冷掉,要趁熱吃才能完全嚐到美味。炸蝦吃起來不是很道地的日本炸蝦,雖然味道不錯、吃在嘴巴裡也很有存在感,但蝦子的鮮味卻很少。
餐點近照。
飯吃起來有點硬,跟鋪在上面的日式配料一起食用總有一種無法融合的的感覺,也許是我這天去的較晚,飯鍋已經接近見底,米飯已經不是較好食用的時間點。
咖哩豬排炸蝦定食, 2015 / 10 / 16 吃的, 140 元。
可以一次嚐到炸蝦、豬排兩種主菜,用餐時先吃一下原味再吃沾了咖哩吃,這樣可以嚐到不同的味道。咖哩吃起來有點辛口,對辣沒有抵抗力的人要先食用點乳製品增加抵抗力。
餐點近照。
吃這咖哩飯的時候有兩種吃法:
- 將飯用湯匙舀起一部分,也舀起一部份咖哩搭配入口。
- 將飯與咖哩充分攪拌後,靜待 3 ~ 5 分鐘後,等飯充分吸收了味道後食用。
我覺得第二種吃法的味道會較和,第一種吃法較優雅,如何選擇端看是否是一個人吃,如果對面有個異性在,請選擇第一種吃法。
雞腿蛋蓋飯定食, 2015 / 10 / 20 吃的, 110 元。
這次的蛋蓋飯整體味道有融合,果然上次吃炸蝦蛋蓋飯時是因為米飯的關係導致風味不佳。
照片雖然看起來雞腿很小塊,其實整隻雞腿是蓋在飯上面的,尤其還是去骨的,吃起來不會弄髒手,在口中有非常濃郁的雞香味。
而且雞腿嫩到可以直接用湯匙舀開,一口飯一口雞腿肉的搭配非常爽口,這味道極度建議要多咬幾下體會當中由盛轉淡的變化。
咖哩豬排蛋包飯定食, 2015 / 10 / 24 吃的, 140 元。
吃這道餐點主要是吃蛋包飯與咖哩醬汁的組合,豬排倒純粹是想吃才點的。
餐點近照,我個人是先把豬排吃掉才開始嘗蛋包飯本身。
跟淋番茄醬時不同,少了那份酸甜的味道,但咖哩的香味與蛋包飯一起入喉,感覺像是吃咖哩飯卻多了蛋皮的滑順口感,十分獨特。不過我還是喜歡淋番茄醬的蛋包飯。
番茄蛤蜊湯烏龍, 2015 / 10 / 25 吃的, 90 元。
終於鼓起勇氣嘗試這家的烏龍麵了,雖然乍看之下量不多,但吃完之後飽足感十足,尤其又是番茄蛤蜊湯頭,喝起來非常的鮮美。
蛤蜊相當的多,而且每個都是大顆肥美多汁,光喝湯跟吃這些料我就覺得這碗值了。
鯛魚蛋蓋飯定食, 2015 / 10 / 27 吃的, 120 元。
點之前我還幻想著鯛魚應該是煎的或是烤的,沒想到是用炸的,魚這種食材炸過之後反而嘗不太出來原本的鮮味,也因此讓我在吃之前就有些小失望,所幸吃起來不算難吃,跟蛋蓋飯的料或著飯一起入口味道還不錯,屬於大眾都能接受的口味,但如果只是單純想嘗鯛魚的鮮味,可能會對這道餐點失望(我個人對魚的料理挺計較的)。
餐點近照,把炸魚當作其他的肉製品吃,其實這碗仍是水準之上的餐點。
牛肉炒烏龍, 2015 / 11 / 19 吃的, 100 元。
大容器的盤碗真是這家的特色啊!
因為盤子大的關係,導致看起來份量很少,但這只是視覺的假象而已。建議吃之前先將麵好好攪拌攪拌,讓醬汁均勻分布在麵上。
餐點近照。
吃烏龍麵的時候,最好是一次夾個一兩根用吸的,因為烏龍麵很滑溜,所以能很順的就吸起來,不過桌上跟衣服會沾滿了四灑的醬汁,我想這應該是我吃的功力還沒有很強的緣故吧。
如果不用吸的,直接咬斷也是可以,在嘴巴裡還可以嘗試到咬斷時麵條彈開來的觸感,不過吃到最後盤子裡會剩下一小截一小截的麵條,建議拿個湯匙舀來吃,不然就會像我整盤端起來掃,還被隔壁的小孩笑(我只是不願意浪費食物啊!)
今天的湯品還有加一點點的鮭魚。
日式豆腐, 2015 / 11 / 19 吃的, 60 元。
炸的金黃的豆腐配上日式的配料,蔥花、柴魚片、還有在碗底下的醬汁。
其實整個碗不大,塞滿六個豆腐後已經沒甚麼空間了,醬汁又沉在底下,所以沾的時候很不方便,我是把豆腐一個一個夾起來放在別的盤子上,在一個一個拿回碗裡沾醬,味道是不錯,可惜擺盤的方式沒考慮到讓吃的人更方便(我想大概是這道餐點很少人點吧)
牛肉蛋蓋飯定食, 2015 / 12 / 03 吃的, 130 元。(漲了 10 元)
上桌就聞到各種香氣,蛋香、海苔香、牛肉香,不知道是不是今天肚子特別餓的關係,嗅覺特別敏銳所致。
雖然牛肉片夠大塊,但咬起來有些老,整體味道則和其他蛋蓋飯相同,可惜做為主料的牛肉沒有特別精彩的表現。
餐點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