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台北捷運文湖線,西湖捷運站
一進美食街在第一個交叉口往右看就能看到了。老闆看起來是個很老實的年輕人,在攤位前可以充分感受到老闆工作時的熱血幹勁。
菜單近照。點完菜後要先付款,老闆會請你等一下再來拿,取餐時間可以抓10分鐘左右。
攤位前有擺著各式醬料,建議要取用前可以拿著自己想要的醬料先到攤位旁的空位置去弄。我第一次去吃就是在攤位前面倒,結果因為位置太小,把攤位桌子弄得很髒,不過老闆沒生氣反而看到很快就弄乾淨了。
這有提供飲料,我常喝到的是冬瓜茶。
廣島原子燒麵, 2015 / 10 / 05 吃的, 90 元。
聽老闆說本來有附湯的,但是我去的太晚所以已經沒了,因此湯品沒能入鏡。
對於偏愛日式口味的人來說,一定喜歡這滿佈的柴魚片與那一圈的海苔粉,光看菜單其實看不太出來,其實裡面還有不少肉片,份量不會少。
吃這盤通常會有兩種方法:
- 吃掉中間的蛋後,將麵整個拌一拌讓料充分混雜在一起,順便把柴魚的香味散發出來,接著起筷開動。
- 吃掉中間的蛋後,將整盤麵依照材料的分布分成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淺嘗一口後,再全部拌在一起。
筆者是屬於第二種吃法,可以每口都有不太一樣的味道。
中間蛋的剖面,吃起來軟Q軟Q的,而且沒有蛋腥味。
原味燒餃子15入, 2015 / 10 / 06 吃的, 100 元。
其實就是一般的煎餃,味道跟八方雲集不會差太多,但是不油膩這部分完勝。吃這種原味的餃子最重要的部分應該就是醬料了,這次我選擇橙桔醬汁,味道不會很重而且有股淡淡的香味,入口後酸甜酸甜的味道,適合一般女孩子。
15 個的份量看起來頗大,但美中不足之處是稍微冷掉之後餃子之間很難分開,因此要趁熱吃。
要達成趁熱吃這目標,在美食街找位子的功力就很重要了。
這天來的比較早,幸運地有附湯品,很濃稠的玉米濃湯,中間撒些海苔粉視覺看起來沒那麼單調,味道跟一般的玉米濃湯沒差太遠。
大阪餃子燒15入, 2015 / 10 / 08 吃的, 130 元。
煎餃上面灑滿了海苔粉、柴魚片、美乃滋,外觀看起來的確有幾分像大阪燒,但是煎餃本身的味道還是比較重的,如果期待能吃到很濃大阪燒的口味這道菜可能會讓你失望。不過淡淡的日式風味倒是很合我的胃口。
另外提個醒,因為柴魚片是灑在上面的,美食街的電風扇又很多,我在找位置的時候柴魚片不知道被吹走多少,記得拿到菜後要好好保護柴魚片。
本來想來個近照,可惜手抖了一下,糊了。
不過還是可以看到煎餃上料的分布情形。
泡菜餃子燒15入, 2015 / 10 / 13 吃的, 130 元。
個人最推的煎餃口味,吃起來煎餃的味道依然濃厚,但是咬一咬泡菜的味道進來了,形成一個新的口感,頓時有種新的味蕾體驗。
不過腸胃不好的人可能要斟酌點這道餐點,雖然泡菜在口中並不辣,但是我吃完還是有點不舒服(我是屬於腸胃很差的人),建議吃有點辣的食物前,可以食用些乳製品墊墊底,避免產生吃的開心,睡前傷心的囧況。
餐點近照。
高麗菜水餃10入 + 韭菜水餃10入, 2015 / 10 / 19 吃的, 140 元。
水餃似乎不是這家店主打的餐點,吃起來跟一般水餃比起來沒有特殊的突出之處,但是味道特別的沾料是唯一有可能優勝的地方。
餐點近照,水餃不容易沾黏倒是值得一提之處,畢竟吃其他餃子店時,常常會有水餃皮被黏住夾破的事件,導致湯汁提前外露。
裝水餃的盤子,當我吃完後還會冒出陣陣白煙,我大概 google 了一下,有人說這種有螺旋紋路的盤子具有保溫的效果,有人說是看盤子材質,僅供各位參考。